人间七月天,荷叶碧连天。蝉鸣不绝耳,人觉汗涟涟。7月8日上午九点在湖州太湖阳光雷迪森度假酒店的一楼会议室里举办了浙江省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医院处方分析》项目组年中工作会议。来自参与项目的省市县的十二家医院的药剂科主任、信息员们和今年年会工作组的近三十位药师汇聚一堂,参加项目组工作年中小结汇报和学术研讨会。
医院处方分析项目(二期)实施至今已经近四年了,各家参与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项目组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为了提高处方分析水平,学会不定期的组织项目组成员学习交流总结,以期把处方分析项目做得更加规范,大家也感到在学习交流中获益匪浅。
项目组长马珂主任作了《医院处方分析项目—杭州地区信息反馈》的专题报告。汇报了参加全国医院处方分析项目会议的内容。她首先作了合作项目的进展介绍,这个全国六大城市一百多个医院参与的项目在中国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已经开展了十余年了,为政府的医疗决策和医院的合理用药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马主任还作了杭州地区和全国六个地区医院用药结构的比较分析,详细的内容体现了在座参与单位成员的工作价值。
浙江省中医院药剂科王建平主任作了《天灾OR人祸-----我院中药针剂安全使用策略》的专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浙江省中医院近年来为保障中药针剂安全使用所做的工作。中药针剂
作为中药治疗的一部分体现了中药治疗的价值,该院经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中药针剂安全用药的管控文件、计算机控制剂量、疗程、处方用药点评、安全用药宣教、不良反应监测、参与安全用药的研究等,尽量排除由于高剂量、长疗程、高敏患者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了中药针剂的用药安全。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冯胜民药师作了《药物多晶型》的专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多晶型药物的发展、现状和管理。以及各类多晶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多晶性药物的研发也体现了医药工业的先进性,体现在医院的药物使用上存在的同类品种不同疗效或安全性的差异。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多晶型药物的研发和管理,制定了规定和要求。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比较低,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学习了药物多晶型的知识对于医院药物的选择,合理用药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位讲者的丰富内容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在座的药师们纷纷提问。如何通过处方分析来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的合理性?如何保障中药针剂安全的使用?医院如何在药物供应选择中引进多晶型药物的概念?研讨会在活泼的气氛中结束了,大家都感到余音未尽呢!
会后学会组织参会者浏览了了南浔古镇,这座有着750年历史的小镇历史积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餐后在太湖边和湖州的同行们一起感受太湖的清凉与美丽,大家共同祝愿祖国越来越昌盛,祝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
姜丽丽报道杭汉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