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话: 0571-87234469
  • 传 真: 0571-87245803
  • 电 邮: zjyyyx2007@163.com
  • 邮 编: 310003
  • 地 址: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路96号绿地中央广场11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中医药在ICU也能发挥大作用
时间:2010-05-11 12:05:33        发布/来源:中国医药报


  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危重病人抢救的前沿阵地,一般认为应以西医治疗为主。然而近年来,在用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抢救的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以及中西医结合特色,迅速提升综合医疗能力,已经成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科的一大法宝。

  ICU收住的患者病情较重,因长期卧床,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相当高,如何对此类病人进行治疗,是ICU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科主任常毓颖教授介绍,中医药的应用可促进病人恢复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延缓病情恶化,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该科除使用现代医学抗感染及防止并发症的方法外,同时把辨证施治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功效。


  常毓颖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方面,都非常重视整体观念,不单一地强调某一方法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记载,强调了“正气”、“邪气”这一对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的辩证关系。中医的“正气”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人体抵抗力。在辨证施治中,该科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总结出“中医药五法”在ICU的应用,临床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中药汤剂  ICU科患者病情变化多端,须根据不同症状来辨证施治,常毓颖提出了“标本兼治,祛邪为先”的治疗原则。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急性发作期多属上实下虚的喘证范畴,故应施以“化痰降逆,温肾纳气”之法。ICU患者大多不能自动进食,该科提出将中药汤剂以鼻饲的形式喂入病人体内,这样可使中药能在第一时间发挥有效作用。


  中药灌肠  一些ICU患者存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根据“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化物”理论,该科突破以往灌肠就是泻下的思路,以有补肾作用中药灌肠,发挥肠黏膜药物吸收迅速的优势,有效地延缓和阻止了肾功改变,提高了肾脏功能;促使患者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有毒物质从大便中排出,减少了胃肠对毒素的吸收,从而有效地改善术后及危重患者的肾功能。


  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是将中药经雾化装置变成微小雾粒或雾滴,随深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中,以达到湿润呼吸道黏膜、祛痰平喘、消炎等治疗目的。该科以治疗肺部疾患的中药雾化给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局部靶器官浓度更高,起效更快,目标更准确,而且全身毒副作用轻。


  中药气管滴药  ICU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此时如果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中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且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该科应用双黄连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中药针剂进行气管滴药,湿润病人气管黏膜,保护气道,起到了消炎、化痰、减轻水肿的功效。


  针灸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在针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一定的药物注射到穴位中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该科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辨证使用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可进行皮下注射的药物,选择适当穴位予以针刺、穴位封闭,由此调节全身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从新的层次和角度医治重症患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