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药物警戒工作组对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引起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建议修订药品说明书。
患有PPHN的新生儿肺部和心脏的血液流动异常,使得新生儿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给,出现呼吸急促、身体发绀等症状。PPHN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其发生率约为每千名新生儿1~2例。
国外学者Chambers等2006年报道过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妊娠20周后暴露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s)抗抑郁药的胎儿出生后发生PPHN的风险升高(OR=6.1,95%CI 2.2~16.8),但20周以前暴露于SSRIs的风险未见升高。
此后,科学文献中又发表了三项有关SSRIs与PPHN相关性的新研究。
第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为此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此项研究依据了瑞典医学出生登记中心1999年至2005年的数据。研究显示,妊娠早期母亲使用SSRIs,妊娠34周后出生的新生儿罹患PPHN的风险升高(OR=2.4,95%CI 1.2~8.3)。由于此项研究在信息采集方面具有前瞻性,而之前的研究只是基于回顾性数据,因此药物警戒工作组认为此项研究结果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第二项研究旨在确定妊娠后期使用SSRIs婴儿出生后罹患PPHN的发病率,但研究中未发现SSRIs与PPHN有相关性。鉴于此项研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药物警戒工作组认为该研究并不能充分确定PPHN和妊娠后期使用SSRIs的关联性。
第三项研究评估了氟西汀对大鼠肺部和血管平滑肌的机械性能以及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结论是:子宫内暴露于氟西汀会由于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速而引起胎鼠肺动脉高压。
根据这些新的研究结果,药物警戒工作组对抗抑郁药导致PPHN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此次被评估的药品包括:西酞普兰、度洛西汀、依他普仑、氟西汀、氟伏沙明、米氮平、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根据评估结果,药物警戒工作组建议对SSRIs抗抑郁药的产品信息进行修订。虽然上述研究所针对的药品均为SSRIs抗抑郁药,但考虑到度洛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这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与SSRIs相似,药物警戒工作组建议这些药物的产品信息也应被更新。更新后的产品信息将提醒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警惕PPHN的风险,鼓励在怀孕期间服用了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的妇女向医生或助产士报告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