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包括1,479例确诊为2009年大流行甲型流感并收入院治疗患者的研究数据,基础疾病状况、年龄超过20岁以及收入院时间延迟是加拿大2009年大流行甲型流感病例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月16日的《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
该研究人群中48%的患者伴有基础疾病,研究者控制多种变量后发现,基础疾病状况与严重不良预后风险增高呈显著相关性。肺部疾病(包括哮喘)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并且与死亡风险增高相关(相对风险率为1.8)。糖尿病或预先存在的心脏病患者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风险至少增加1倍(相对风险率分别为2.2和 2.1)。严重不良预后的定义为被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或死亡。
Alexia Campbell女士目前为英国利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她和同事对2009年4月26日至9月26日之间确诊为H1N1流感并收入加拿大医院的所有患者特征进行了回顾。Campbell女士是在位于安大略省渥太华市的加拿大公共卫生管理局所属免疫和呼吸道传染病中心担任流行病学医师期间进行的这项研究(CMAJ 2010 Feb. 16 [doi: 10.1503/cmaj.091823])。
研究患者中约一半(51%)为女性,中位年龄为23岁。总体上,1,171例患者 (79%)未发生严重不良预后。在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308例患者中,72例死亡,236例被收入ICU并存活。
在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中,30~49岁和60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风险最高,与之前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的信息一致,研究者指出。
当对患者年龄进行回顾时发现,未发生严重不良预后、收入ICU并存活以及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18岁、34岁和51岁。在5岁以下患者中,收入ICU及收入院但无严重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最高,在1~4岁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65岁及65岁以上年龄段收入院患者中无严重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最低,且死亡率最高(每100,000例患者中死亡0.38例)。
另外,“自症状发作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间隔每增加1天使死亡风险增高5.5%,”研究者指出。自症状发作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3天。根据41例可获取信息患者的数据,自症状发作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2天。
10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及土著居民的严重不良预后风险无增高,但以人群为基础的此类不良预后发生率相对较高。得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与其他人口统计学群体相比,收入院儿童、妊娠妇女和土著居民的病情较轻,研究者指出。
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在于:研究中仅纳入H1N1流感确诊病例,并且缺乏其他年龄相关参数与严重不良预后关联的数据,尤其是肥胖,研究者说。需要对与H1N1流感严重不良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做进一步研究,以便为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指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补充道。
研究者报告无经济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