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西药房 2009年第 1 期
目 录
一、安全用药
Ø FDA支持继续使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制剂
Ø 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警告ACEI、ARB不可合用
Ø 美国FDA要求氟喹诺酮类药品增加黑框警告
Ø SFDA修订盐酸哌甲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替扎尼定制剂说明书
Ø 警惕阿昔洛韦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二、合理用药
Ø 浅谈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
Ø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Ø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选择与比较
Ø 合理用药之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
Ø 合理用药之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中药注射液安全专题
Ø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Ø 40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Ø 我院中药注射液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一览表
安全用药
FDA支持继续使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制剂
近日,美国FDA发表了对ENHANCE(在异质性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中,联用依折麦布+大剂量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影响)研究为期1年的评审结果。
FDA重申,ENHANCE研究并没有改变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立场,患者不应该停止使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制剂或其他降胆固醇治疗。ENHANCE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用辛伐他汀相比,联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更能明显降低患者LDL-C水平,但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 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组成的复方制剂——VYTORIN,已于2004年7月23日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上市,用于单纯他汀治疗不能控制达标和(或)已开始接受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目前,该药已在超过40个国家广泛应用,有四种剂型,即每片含有10mg依折麦布和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分别为10mg、20mg、40mg和80mg)。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联用可协同发挥作用: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针对体内两种胆固醇主要来源——产生和吸收环节,同时发挥强有力抑制作用,这种联合应用为降胆固醇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明显提高降LDL-C的达标率。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脂的卓越疗效以及良好的耐受性。目前,对于大剂量他汀使用后造成的肌病关注颇多。而要达到降低LDL-C水平同样的效果,在他汀治疗基础上添加依折麦布10mg,可获得更显著的降脂作用,而肌病的发生风险相应降低。研究表明,他汀剂量增加1倍,通常只能额外降低LDL-C达6%,而在他汀基础上添加依折麦布10mg,可进一步降低LDL-C达25%左右,效果与三倍他汀用药剂量相当,而未增加肌病发生的风险。在他汀基础上增加依折麦布,可在不使用大剂量他汀的情况下极大程度的降低LDL-C,不仅提高了降脂治疗的达标率,也减少了他汀可能带来肝脏毒性、肌病和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警告ACEI、ARB不可合用
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最近发出的一份指导性警告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类降压药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降压药合用将增加高血压患者心源性猝死、肾脏疾病和需要透析的风险。
该基金会发言人Sheldon Tobe指出,这两类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常用降压药,但是不能合用。
上述警告信息包括于加拿大高血压教育项目(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中的新指南。该指南部分基于一项名为ONTARGET的研究。此项研究发表于2008年4月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入选25620例患者。研究发现,相比单独用药,上述两类降压药的合用仅能略微改善降压效果,但不良反应事件大幅上升。Tobe解释说,这两类药物的联合作用是肾脏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来源: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美国FDA要求氟喹诺酮类药品增加黑框警告
氟喹诺酮类药品被批准用于治疗或预防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虽然大多数患者对此药耐受良好,但部分患者有时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抽搐、幻觉、抑郁、心律失常或严重腹泻。其中有关腱炎和腱断裂风险已在说明书警告部分进行了提示。
FDA对已有的文献和上市后报告进行了一项分析,证实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可以增加腱断裂的风险,同时发现,尽管目前说明书警告中包括了腱断裂风险信息,但FDA仍收到大量有关腱断裂的报告。
FDA正在通知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要求氟喹诺酮类生产企业在30天内提交修改说明书文件,或提供他们认为不需要修改说明书的原因。FDAAA制定了严格的修改说明书时限,并允许FDA发布指令,指导说明书的修改。
FDA已经通知药品生产企业有必要实施“风险评估和最小化战略”(REMS)来确保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益大于风险,“用药指南”将作为此战略的内容之一。另外,根据FDAAA,企业需要对REMS是否达到风险警示的目的进行评估,这些评估包括调查患者和处方医师是否了解腱断裂风险,用药指南是否随药品分发至患者。
除此之外,FDA还向医务人员发布信息,警告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增加腱炎和腱断裂风险。强调对大于60岁的患者、合并使用类固醇的患者以及肾、心脏和肺移植患者,氟喹诺酮相关腱炎和腱断裂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患者若出现腱疼痛、肿胀、炎症或腱断裂情况,医生应建议患者停止服用此类药品,并立即就诊。患者在首次出现腱疼痛、肿胀或炎症后,即应避免运动及感染部位的使用。
以上警告适用于所有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丸剂、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也适用局部用药的产品,如眼和耳的滴剂。相关药品包括:Cipro(环丙沙星)、Cipro XR和 Proquin XR (环丙沙星缓释片)、Factive(gemifloxacin)、Levaquin(左氧氟沙星)、Avelox(莫西沙星)、Noroxin(诺氟沙星)、Floxin(氧氟沙星)。
SFDA修订盐酸哌甲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替扎尼定制剂说明书
修订后的盐酸哌甲酯制剂说明书在[不良反应]中增加了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以及出现精神症状的相关内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制剂左旋多巴(包括含有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溴隐亭、α-二氢麦角隐亭、吡贝地尔和普拉克索制剂说明书在[不良反应]中增加了国外患者使用该药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病理性赌博、性欲增高和性欲亢进的病例报告等内容;替扎尼定制剂说明书在[禁忌]中增加了禁止与氟伏沙明或环丙沙星同时使用的内容。其他修改内容见SFDA网站。
警惕阿昔洛韦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对阿昔洛韦不良反应再次发出通报。2006年9月,国家中心对阿昔洛韦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了通报。自通报发布至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肾区疼痛、腰痛、腹痛,血尿、发热等。停药,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仅有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国家中心数据库显示,63例急性肾功能损害病例中超剂量使用情况严重,达41例,个别病例单次超剂量达2倍以上。同时,给药次数不合理情况严重,每日一次给药者56例,每日两次给药者4例,均不符合说明书中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一次的要求。另外,还存在给药速度过快的问题。
阿昔洛韦: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临床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等疾病。
合理用药
浅谈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由于蛋白质或总热量长期不足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老人和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对于营养不良,人们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考虑,往往忽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因素。其实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在长期服用时,能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代谢、排泄过程,引起营养不良。因此,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若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应该多从药物方面考虑。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 影响吸收和排泄
1.1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等,会使血钾下降,并有抗维生素D作用,增加钙、磷的排泄;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蛋白质合成下降,促使蛋白质转变成糖元,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长期口服避孕药有阻碍维生素B6、B12、叶酸及维生素C的吸收作用,使人体对叶酸吸收率降低约50%,维生素B2、B6、C的破坏量增加。
1.2 抗酸药、含鞣酸的药物长期服用能使铁盐沉淀,阻碍铁的吸收,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铁的流失,引起缺铁性贫血。酚酞、石蜡油等缓泻剂,可使肠蠕动增强,肠内食物排空加快,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脂溶性物质如脂肪和维生类A、D、E、K等的吸收。
1.3 长期过量使用磺胺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长期应用四环素使由肠道菌群合成的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的合成减少,影响了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磷酸化,出现鼻出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导致神经营养和代谢障碍;口服四环素可使维生素B2的排出量增加;而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则会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
1.4 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可增加维生素在尿中排泄,阿司匹林会使排出体外的维生素C较正常排出量增加3倍;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可破坏维生素D的生存代谢,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干扰钙的吸收利用而引起佝偻病或骨化软化症。感冒药及止痛剂会降低血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
1.5 长期过量摄入一种维生素,也会引起另一种维生素缺乏,如服用过量的鱼肝油,会引起小儿腹泻,造成吸收不良,甚至维生素A、D中毒;治疗多动症的利他林、苯丙胺等,有明显的抑制食欲的作用,小儿过多食用会影响进食;硼酸可把血浆中的维生素B置换出来,并增加其排泄量。
1.6 抗肿瘤药氮芥类、亚硝脲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
1.7 长期使用利尿剂和泻药,会导致体内钙、钾、维生素流失。
2 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C、叶酸吸收障碍。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