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患者男,78岁,高血压。入院时检查血压220/100毫米汞柱,心率68次/分;空腹血糖6.25毫摩尔/升,尿酸(UA)425微摩尔/升,血肌酐(CREA)127微摩尔/升,甘油三酯(TG)3.0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CHO)5.8毫摩尔/升;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Ⅲ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Ⅱ级;高脂血症;痛风;前列腺增生。
医嘱:予以非洛地平5毫克,每日1次;步长脑心通1.6克,口服,每日3次;螺内酯20毫克,每日1次;鲁南欣康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氨氯地平20毫克,口服,每日1次;阿司匹林200毫克,口服,每晚1次;丹参滴丸8片,口服,每日3次;5%葡萄糖250毫升,丹红3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
目前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血压在160/85毫米汞柱上下波动。
用药分析:在此病例中,两种钙离子拮抗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同用,治疗极不规范。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表现,仅表现左室肥大,应排除冠心病诊断,确诊为高心病,高血压Ⅲ级,极高危,要求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要检查餐后及空腹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以确诊或排除2型糖尿病。
对高血压Ⅲ级极高危患者,降压需联用3种或3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宜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选用能保护心、脑、肾功能,同时对血糖、血脂、尿酸无影响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α受体拮抗剂。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因会干扰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谢,应避免使用。利尿剂主要副作用为低血钾和可致血脂异常及血糖、血尿酸升高,因此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静息心率较快(>80次/分)的中青年高肾素型高血压或合并心绞痛时。其对老年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应避免使用。
患者左室肥大,血肌酐升高,肾功能有损害,宜选用ACEI降压护心、逆转左室心肌重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扩张肾血管,保护肾功能。由于患者患有痛风,尿酸增高,可选用ARB药物氯沙坦50毫克,口服,每日1次,以降压抗心肌肥厚,保护肾脏。同时该药还能促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是沙坦类药物中惟一能降尿酸的药物,同时可避免ACEI类药物引起的刺激性干咳带来的不适。
α受体拮抗剂盐酸特拉唑嗪可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降压作用,同时可松弛前列腺及膀胱出口的平滑肌,减轻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症状,长期应用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且可改善脂代谢,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高血压、血脂异常同时合并前列腺增生者,该药尤为合适。可用特拉唑嗪两毫克,口服,每晚1次。
我国人群对阿司匹林较为敏感,用小剂量75~150毫克/天,口服,每晚1次即可。
患者血脂异常,需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具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
该病例使用小剂量螺内脂20毫克,每日1次,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拮抗醛固酮作用,但该药一般宜在心功能Ⅳ级时才使用,且易引起高血钾,在老年及肾功能不全时易发生。特别是同时服用ACEI/ARB制剂、非甾体抗炎药、β受体阻滞剂时更易发生高血钾,应停用。
此患者无心肌缺血表现,冠心病诊断不成立,β受体阻滞剂、鲁南欣康无用药指征,也应停用。
综上所述,建议目前治疗应以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采用如下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限制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衡。
药物治疗建议:降压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血脂异常、肾功能受损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选用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影响同时具降尿酸,逆转心室肥厚,保护心、脑、肾功能,改善前列腺排尿功能的ACEI/ARB+CCB+α受体阻断剂三联治疗:氯沙坦50毫克,口服,每日1次;氨氯地平10毫克口服,每日1次;特拉唑嗪两毫克,口服,每晚1次,联合使用。
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辛代他汀10毫克,口服,每晚1次。
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75毫克,口服,每晚1次。
停用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硝酸酯类药鲁南欣康;停用1种钙离子拮抗药如非洛地平。
步长脑心通、复方丹参滴丸、丹红注射液,无治疗指征,建议停用。
患者空腹血糖升高,肾脏有损害,建议完善检查,排除患者2型糖尿病、肾性高血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