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已经是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已经有4%~6%的儿童被ADHD所影响,而迄今为止,ADHD的治疗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日前,在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举办的“200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专家研讨会”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医学组主任委员郑毅教授作出上述表示。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ADHD治疗的目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药物在治疗ADHD的重要地位等进行了讨论。同时,专家希望通过他们的临床经验能帮助更多的医生认识“缓解(临床治愈)”在ADHD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最终使患者的症状得到足够的改善或者没有症状。
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与同龄儿童相比,该病患儿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冲动、多动的情况。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佳,与同伴不能很好相处,自控能力差、经常扰乱秩序、打架斗殴等,并容易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等。患者的症状可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而且男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男女比例大约为3∶1。郑毅教授强调:“ADHD的治疗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对ADHD的治愈没有统一指标,因此许多医生在治疗中往往止步于患者有了‘反应’,即症状改善、减轻。可是此时,患者可能仍然持续存在严重的疾病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王玉凤教授介绍说,“因此,‘缓解’应作为ADHD的治疗目标,及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
何为“缓解”呢?专家介绍说,“缓解”即为“临床治愈”,它被定义为患者不再被诊断为ADHD、症状最小化或无症状,并且获得最大化的功能恢复。由于ADHD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会影响到患者的教育、就业、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以缓解在ADHD治疗中尤为重要。而且作为治疗目标,缓解比症状减轻更为重要,缓解意味着患者在情感、行为、学业、社会功能上得到最大的恢复。
专家表示,在ADHD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家长、老师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的SNAP-IV量表,了解患者病症的缓解程度是否达到症状最小化或无症状。据介绍,SNAP-IV是测试ADHD患者症状缓解率的量表,当患者测试的平均值≤1或者总分≤18时,就可以表明患者得到了缓解,达到了临床痊愈。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获得最大的缓解率,改善儿童ADHD的症状,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金星明教授介绍说:“ADHD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规范用药。传统的治疗药物需要每天多次服药,然而,忘记服药或是由于在校服药可能会招致别人异样的眼光,患儿不愿意服用中午或下午的药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我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是长效制剂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它是哌甲酯长效新剂型,每天只服用1次。”
专家访谈
在会议间隙,有关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ADHD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ADHD患儿常表现为冲动、多动,比较兴奋,但为什么在指南中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却是中枢兴奋剂哌甲酯?
郑毅:ADHD患者表现为兴奋,并不是大脑皮层的高度活跃和兴奋,正好相反,恰恰是不活跃。由于大脑皮层不活跃,从而对皮层下行为层面上的神经不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出现冲动、多动等症状。通过采用兴奋剂治疗,可以提高大脑的控制水平,达到很好地控制皮层下活动的目的。
现代医学技术已经证明,ADHD患儿大脑皮层的代谢是缓慢的,葡萄糖代谢低下。通过哌甲酯治疗以后葡萄糖代谢会很活跃,ADHD的症状也明显改善,表明大脑皮层的功能得到提高。
记者:这次研讨会上,专家反复提到ADHD的治疗要达到临床缓解,请问为什么要把缓解作为治疗的目标?
郑毅:ADHD是属于神经精神类的慢性疾病,任何慢性疾病都要强调治疗越彻底则效果越好,患者预后越好,越不容易复发,对以后的功能影响越小。所以我们认为,仅仅是治疗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了还不行,还要达到缓解,即临床治愈。这样患儿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王玉凤:ADHD的治疗如果只是满足于有效,将来对预后是不好的。缓解这个概念的引进,对疾病治疗状况的改善,以及对预防患儿将来在成人时发病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金星明:现在对ADHD的治疗提出了缓解的概念,实际上是在治疗方面更上了一个台阶。过去我们满足于有效,缓解将在规范治疗上起到一个重大的推动作用。
记者:现在ADHD的临床治疗中,医生存在哪些误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金星明:国内外研究都强调,ADHD的治疗药物需要达到中等以上的剂量才能发挥最大疗效,但是目前国内常见误区是,医生和家长对用药都非常有顾虑,满足于临床上的一点点效果。药物治疗我们希望能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副反应,尽管在ADHD药物治疗上,并没有规定一定要用到什么剂量,有的可能小剂量就可以达到最大的疗效,但是绝大部分是要中等以上的剂量才能够发挥最大的疗效的。近年来文献资料显示,在国外一半以上的患儿接受了中等以上的剂量治疗,而在我国,有2/3的患者是使用小剂量,使用中等以上剂量的只有1/3。我们不能满足于部分有效,而是要追求最大的疗效,所以临床医生在用药剂量的认识方面还需要提高。
ADHD的核心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将精力集中于所需完成任务当中;难以组织工作;难以保持集中精神;常常无法完成任务;无法抵御干扰因素。
多动: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里听完一堂课;常常无目的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跑动、跳跃;总是处于不停的活动与说话之中而无安静时刻;总是动手动脚、课堂小动作、干扰他人
冲动:冲动行为,突然插话;极端缺乏耐心;干扰他人;抑制能力受损;冲动包括行为冲动(与反社会行为有关)和认知冲动(与学业有关)。
相关链接
关于药物治疗
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改善ADHD儿童的症状表现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治疗ADHD的主要用药,一个是中枢兴奋剂,即哌甲酯,长效制剂是盐酸哌甲酯控释片,短效制剂是利他林;另一个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即托莫西汀。另外,还包括某些抗抑郁药。
药物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经过药物治疗后,采用心理测试发现儿童的警觉性、反应性、短期记忆、执行功能等学习能力均得到改善,自尊心提高等。同时,药物通常也是综合治疗计划的核心。目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在不断提升,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