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钠多肽受体1基因中断与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
时间:2010-10-22 21:12:16
发布/来源:中国医药报
美国杜兰大学健康科学中心Pandey K.N和Vellaichamy E发表的一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利钠多肽受体1基因中断会使导致心血管事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成分表达上调。
试验中,学者们发现,心房利钠多肽(ANP)与鸟苷酸环化酶A/利钠尿多肽受体-A(GC-A/NPRA)相结合,生成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鸟苷(cGMP)。GC-A/NPRA信号转导通路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生理效应。
与野生型小鼠(Npr1+/+)相比,Npr1基因中断的无效突变(Npr1-/-)小鼠收缩压要高35~40 mmHg,全心重/体重比(HW/BW)高出63%,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Npr1-/-小鼠心脏表达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 1a受体(AT1a) mRNA水平较野生型Npr1+/+小鼠的心脏上调四倍,同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较野生型小鼠上调4~5倍。Npr1-/-小鼠细胞核提取物的核转录因子kB(NF-kB)结合活性较野生型小鼠增加四倍。此外,Npr1-/-小鼠心室的cGMP水平较野生型小鼠几乎降低六倍。
卡托普利或肼苯哒嗪能够同等程度地降低Npr1-/-小鼠的血压,但是只有卡托普利能够显著降低HW/BW比和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缺乏NPRA的小鼠,中断ANP/NPRA/cGMP信号转导会导致RAS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增强和激活,诱发促炎症细胞因子生成,促进心脏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同时此种作用独立于血压控制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