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话: 0571-87234469
  • 传 真: 0571-87245803
  • 电 邮: zjyyyx2007@163.com
  • 邮 编: 310003
  • 地 址: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路96号绿地中央广场11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高血尿酸水平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时间:2010-05-19 20:20:30        发布/来源:中国医药报


  我国一项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血肌酐正常的中老年人群中,早期肾功能损害率为28%,且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时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专家建议,公众应均衡饮食,控制好血尿酸水平,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日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上。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加,使人群中血尿酸水平逐年上升。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尿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衡量肾功能的指标主要有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微量白蛋白等。因肾脏代偿能力强,肾功能损害往往表现隐匿,血肌酐常在正常范围,当肌酐>132.6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尿素氮增高时,肾功能已到失代偿期,对健康影响极大。因此,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并予以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基金资助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何森等在成都市成华区筛选出血肌酐正常的中老年者1023人,年龄平均(63±6)岁,男539人,女484人。研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为28.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5.8%,女性为19.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均和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即尿酸水平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越高。综合性别、年龄、腰围、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等多因素,采用统计学模型进行校正分析后发现,血尿酸升高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有独立相关性。


  以上结果说明,在血肌酐正常的中老年人群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较高,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时还说明,血肌酐即使正常,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肾功能已经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是,降低血尿酸水平是否可以延缓肾脏功能的下降,降低幅度是多少,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