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会中年发胖
时间:2010-03-16 07:00:28
发布/来源:中国医药报
专家揭示瘦素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刘勇研究组和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合作研究的“发现瘦素受体介导的代谢调控通路受年龄或高能量饮食的影响”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杂志》上。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从瘦素信号通路如何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视角,为阐明人类为何会中年发胖或对营养过剩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提供了新的分子线索。
据刘勇研究员介绍,肥胖是环境与多基因相互作用造成脂肪过度存储,以致影响健康的病理状态,是引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高危因素。瘦素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使命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向下丘脑传达一个信息——“要瘦”。当瘦素到达下丘脑,并激活下丘脑内神经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后,受体就会启动各条信息传递通道,把此信息层层传达到下丘脑中枢的下游。经过整合梳理信息后,下丘脑随即下令:抑制食欲,加速能量代谢,快快运动,减少油脂存储等,在能量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当营养过剩时则导致瘦素抵抗,即瘦素信号传导能力衰损,这是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在研究中,刘勇研究员指导博士研究生尤佳等在以往已揭示的瘦素受体存在3条主要信号通路的基础上,利用通过基因敲入手段培育出的将瘦素受体985位点的酪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的Y985F小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种Y985F突变小鼠虽然在15周龄前微瘦,但随着年龄增长至40周后,则呈现显著的食欲过剩、瘦素抵抗、肥胖和血糖升高等代谢紊乱的状况,同时伴随下丘脑中瘦素信号的负调节因子SOCS3基因表达升高。
科研人员还发现,Y985F小鼠对营养过剩异常敏感,在高脂饮食诱导下快速发胖。从而得出结论:瘦素受体985位酪氨酸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扮演着依赖于年龄或营养状况的“调节阀”角色,在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