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话: 0571-87234469
  • 传 真: 0571-87245803
  • 电 邮: zjyyyx2007@163.com
  • 邮 编: 310003
  • 地 址: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路96号绿地中央广场11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我国专家创新内镜治疗消化道肿瘤技术
时间:2011-01-01 12:44:14        发布/来源:中国医药报


  对于消化道起源较深的肿瘤,过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一直是“鞭长莫及”,唯有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病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刘冰熔教授勇闯禁区,大胆对ESD术式改进和创新,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并在临床上积累了20余例成功病例。前不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第18届欧洲消化疾病周学术大会上,刘冰熔作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受邀做专题报告的专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的临床经验,并展示了内镜下手术录像,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ESD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日本消化内镜医师在世界上首次应用,此技术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厘米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术后能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病理医生对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广度及深度)、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且相对于其他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ESD术降低了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ESD术操作难度大,其切除深度仅仅局限于黏膜全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等胃肠壁的浅层。对于起源较深的肿瘤(来源于固有肌层),此法则难度甚大,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会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


  在ESD术的启发下,刘冰熔一直把内镜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作为学科的主攻方向,在此领域不断探索,率先提出了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EMD)这一全新概念,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临床,使内镜下切除起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成为现实。


  这一技术改变了内镜治疗过程中被动处理消化道穿孔的局面,刘冰熔课题组在EMD的术前,首先采取胃肠壁的消毒、无菌操作等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穿孔,即使出现了消化道穿孔,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能通过内镜下钛夹封闭的方法及时关闭“漏洞”,减少消化液渗出,术后甚至可以完全避免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的提出和开展,使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之苦,较之传统外科手术,具有无瘢痕、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尤其是能够在根除肿瘤的同时,完整地保留胃肠道的结构和机能。


  近年来,刘冰熔和他的同事积极开展ESD和EMD两项新技术,成功治愈了200多例此类患者。


 
  相关新闻


  2010年欧洲消化疾病周会议关注内镜诊疗新进展


  本报讯 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会议是由欧洲胃肠病联盟(UEGF)自199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顶级消化疾病学术会议之一。不久前,第18届UEGW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14,059名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化病医师和学者参会。除了我国学者刘冰熔教授提出并展示了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EMD)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外,本次大会在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方面,还有很多新观点和新技术。


  日本学者H. Minami教授等报告了一种无创性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技术——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该技术应用现有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设备即可完成。自2008年~2010年研究者对35例中到重度食管扩张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成功施行了POEM操作。平均手术时间约12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9天。术中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全部患者的主观症状评分显著改善。术后钡餐检查显示增厚的下食管括约肌(LES)完全消失。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是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荷兰学者L. Alvarez Herrero教授报告了一项关于巴雷特食管(BE)治疗的内镜新技术:多环黏膜切除术(MBM)。该操作应用改良的静脉曲张圈套器完成,可连续切除多次,无须预先黏膜下注射。研究者对170例BE患者成功施行243次MBM治疗。91.2%的患者病灶被完全切除。治疗失败主因是溃疡或黏膜切除后组织疤痕形成,影响组织被吸入MBM帽中。急性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为2.9%,均在MBM过程中内镜止血。未出现穿孔。该技术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改良应用于BE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法国学者A.Duclos教授报告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预测因素的研究结果。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纳入275例行ERCP治疗的胆胰疾病患者,25例(9%)于术后发生胰腺炎。单变量分析显示胰管内注射、胆管插管时间超过15分钟和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预测因子;多变量分析显示,胰管内注射、胆管插管时间超过15分钟和年龄低于75岁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预测因子。建议高危者应延缓经口进食以避免刺激胰腺,从而降低术后胰腺炎的发生。(